第3章_农夫与蛇
笔趣阁 > 农夫与蛇 > 第3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章

  回家。我背着沉甸甸的背筐。睿睿拿着自己的小弯刀,时不时耍两下。谢文谦抱着自己的琴。三个人,都很满足。

  回到家里,收拾过后,利用最后的时间上山打野味,下溪打鱼。这次的野味,能养的就养了起来,不能养的直接宰杀。鱼养在大木盆里。几头小野猪养在院子里,拿木栅栏圈了起来。一群鸡子已经养到半大,到时公鸡吃肉,母鸡留着下蛋。

  我忙得不可开交。两个少爷也忙得不可开交。一个耍刀,一招一式还像那么回事,没准以前是个高手。一个泡了茶弹琴,很好听,即使我不通音律也知道很好听。

  晚饭是红烧兔肉,野鸡汤,清蒸鱼。我照例是那个负责剔鱼刺的。第一次见我伺候睿睿吃鱼,谢文谦着实愣了很久,久之也就习惯了。

  第二次大雪之后已经不能上山了,屋后的小溪也结了一层薄冰。每天砸开冰面打水钓鱼。这次居然难得的钓到一条肥肥大大的草鱼,总有四五斤重。刚好我做的那缸郫县豆瓣酱可以吃了,蒙在炕头的一小盆黄豆芽也刚刚好。干脆,做水煮鱼吧!

  一大盆红乎乎的水煮鱼上桌,两个少爷都呆愣愣的看着,没人动手。我以前从没做过这样辣的东西,两人竟不知如何下手。试过之后才开始狼吞虎咽。草鱼刺少,我切鱼片的时候就已经剔除了一些鱼刺,也不必担心睿睿会不小心吃到。

  白米和白面是他们两个人的。我的粮食很杂。小米,高粱米,黄米,玉米,都可以。睿睿喜欢黄米饭,黏黏的。文谦喜欢玉米粥。我喜欢把玉米碾碎了,粗细分开。细的做发糕,粗的熬茬子粥,不粗不细的熬玉米糊糊。两个少爷居然都喜欢,吃得比我还多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世界以前没有玉米的缘故。芝麻油磨了两小瓶,花生油居然也捣鼓出来一小盆,只是浪费了很多花生。芝麻油的副产品芝麻酱三人都很喜欢。花生油的副产品,花生渣滓用来喂牛。那头牛是我捡来的,也不知道打哪跑来的,在我门外叫了很久,打死也不走。也好,明年多个耕地的,而且我粮食很多,不怕养不起。

  第6章

  大雪终于封山了。前院的雪差不多到达屋檐,后院的已经高过屋顶。牛和鸡养在杂物室,几只小野猪和其他野味直接宰杀收拾干净冻在屋外,随时吃随时取。用水的时候直接挖一盆雪进来化冻。每天,除了上厕所,再没人出去。三个人,安安静静的开始猫冬。

  两个小铁炉,外间一个,卧室一个,到处都暖烘烘的。连着火炕的大灶每天用来煮饭,烧开水,一铺土炕烧的暖暖的。拿木头雕了一副围棋一副象棋出来,我棋艺不行,多是睿睿和文谦在玩。后来刻了一副木质麻将牌,玩三人麻将,我技术不行,也没多大兴致,还是以两人下棋为主。

  两人下棋,我泡豆子,洗磨盘,准备做豆腐。把泡好的豆子细细磨成豆浆,滤掉豆渣,放入锅中煮开,豆浆好了。装了两小碗,加入一点糖端给两人,也许是嫌豆腥,两人都不喜欢。自己喝了,甜甜的,浓浓的,很不错。

  小心翼翼在豆浆中点入石膏,慢慢搅拌均匀,豆腐脑渐渐成形了。装了三碗豆腐脑,撒上切碎的香菜末葱末,放一点点盐,倒入调好的调料,加两勺麻辣油,滴两滴香油,放上勺子。这次两人吃得很快,每人喝了两碗就跑出来看热闹了。

  把剩下的豆腐脑倒入特制的模具,挤出水分,嫩嫩的水豆腐出炉了。隔了这么多年,没想到我的手艺一点都没退步。刚做好的水豆腐还温温的,给两人每人取了一块,凉拌了,也迅速消灭了。水豆腐取出一半,剩下的继续挤压,挤干水分后就变成了干豆腐。干豆腐留出一半,一半拿去卤煮。

  豆腐宴。麻婆豆腐,煎豆腐,干豆腐卷,凉拌干豆腐,豆腐鸡蛋羹,鱼头豆腐汤,小银鱼钻豆腐。每一样都很受欢迎。两人尤其喜欢在涮火锅的时候吃豆腐。小银鱼很好养,我在大水盆里养了很多。这次也是模仿了泥鳅钻豆腐的做法。小银鱼很干净,而且比泥鳅还要细小,做出来味道也比泥鳅好上许多。细细切成小块,搁上蒜泥姜末麻辣油,撒上盐切碎的香菜葱花蒜苗,点上几滴醋几滴香油,简直是极品。两个人爱之又爱,每次我都只能吃上一点点。

  相比夏季,冬天的菜单是很简单的。鲜肉太少,肉干咸肉腊肉什么的更适合炖菜吃。还好我这里土豆和萝卜都很多。很多时候为了节省肉类,我更喜欢做面点,而两人也很喜欢吃。包子,饺子,馄饨,白菜馅,萝卜馅,土豆馅,酸菜馅。酸菜是我自己腌的,味道还不错。我喜欢酸菜馅玉米窝头,睿睿喜欢酸菜炒肉,文谦喜欢凉拌酸菜心。萝卜干也很多,自己晒的。萝卜干炒肉,萝卜干炒腊肠,萝卜干炒蛋,我都喜欢。地瓜,煮的很甜,烤的很香,很受欢迎。用暖箱养的蘑菇长势不错,就是量少,留着过年的时候吃。室内很暖和,一小盆蒜苗绿油油的,洋溢着一点生气。

  快要过年了。闲着无事,找出箱子里一堆碎琉璃。那是有一次路过琉璃厂,看到里面的工人倒垃圾,都是边角料和报废品,五颜六色的,当时很喜欢,就捡了一大包回来,后来也会捡了漂亮的回来。按照原来的形状略作调整,细细切割,打磨,钻孔。然后一点一点配好,穿上丝线,固定在特制的竹架上,在中间一串最长的下面系了一对小铃铛。小半天时间,一串漂亮的风铃做好了。睿睿直接占为己有了。我会想到做风铃也不是偶然。前世的组织里有一个女孩子是典型的风铃控,很喜欢收集各式各样的风铃,看久了自然有了点体会。午饭后又做了一串通体乳白色的,下面点缀了两片小贝壳。贝壳是文谦提供的,也不知道他从哪找来的。就知道他喜欢这种简洁大方的风格。

  临近过年那几天天气晴好,连丝风都没有。花了几天时间扫了一条小路出来通到溪边,刚好是水最深最稳的那一段。扫开一块冰面,可以清楚看到下面的游鱼。也许是见到了久违的光线,一群鱼聚了过来,连有人都不怕了。花了很大力气砸开一个冰窟,刚刚砸开,一条大鱼就窜了出来,在冰面上跳了几下就不动弹了,被冻住了。看来是闷坏了,不怕死地出来透气。赶紧捡起来放进筐子里。也许是呼吸的渴望压倒了死亡的恐惧,肥肥大大的鱼一条接一条蹦了出来。在冰窟再次结冰前,我的筐子已经装满了。这样一来年三十的鱼有着落了。年年有余,过年怎可不吃鱼!提了一筐鱼回到房里,赶紧凑到火炉边暖一暖。没想到气温一暖,有几条鱼居然又蹦跶起来。大喜,放进木盆养起来。还是鲜鱼更好吃一些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se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se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